这哪里是什么佛经故事
当我讲完谭利奇的故事后(倒霉蛋谭利奇),马上有人质疑,这哪里是什么佛经故事?你确信它是佛经故事吗?它到底出于那部佛教经典?总之怀疑声一片。那么它到底是不是一个佛经故事呢?
01
—
故事缘由
当人们问我,是否可以确信这是一个佛经故事时?我只能回答,我相信是。如果问我出自哪部佛经?那我只能回答不知道。
其实这个故事我也是听来的,喜马拉雅app里面有一个名叫于飞的心理顾问,他发布了一个专辑《佛经的故事》,里面有许多故事。谭利奇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我把情节简化了一下,改写发了出来。
至于于飞从哪里找到这个故事,我就不得而知了。佛教经典浩瀚无边,只是汉传的的大正藏就有一万多卷,如果再考虑藏传,南传,印度本土经文,真是数不胜数,难以统计,要从这么多经书中搜寻一个不那么出名的故事,真是很难。
另外佛经在传播和翻译过程中,很难保持一致,不可避免有人怀疑其中有“伪经”(即并非依靠佛陀说法流传下来的经文),甚至有人怀疑著名的《楞严经》,《圆觉经》都是后人书写的伪经。
当然这里我们不会探究佛经的真伪,只是好奇为什么谭利奇的故事会被怀疑是不是真的佛经故事。也就是这个故事是不是佛陀真正讲述过的故事,或者讲过类似的故事。
产生这种疑问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故事的内容与人们常听到的佛经故事不大相同。故事里面既没有佛陀本人,也没出现其他大德高僧,既没使用佛经术语,也没提到佛教戒律以及慈悲,布施,教化等等佛教观点。它更像是一种民间传说,或者是无厘头的喜剧闹剧。
然而仅凭这种直观印象就可以断定这个故事一定不是一个佛经故事吗?未必可行。这里我们无法就这个故事,或者它的原型是否出自一部佛教经典给出定论,但可以分析故事本身,看看人们是不是可以从中体会到佛教的慈悲和智慧。
02
—
人的偏见
我们的世界缤纷复杂,而每一个人的脑力有限,不可能对各种事物样样熟悉,但我们又不可避免地要讨论这些事物,大脑的一个功能就是抽象,概括,总结,也就是我们总要对这些复杂的对象归类,这样的高度总结其结果就是不可避免地产生偏见。
偏见并非全无价值,它虽然偏颇,但至少是一种见地,往往也有它的根据。比如,我们通常认为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英国人古板,西班牙人热情,美国人滑稽。这些难道不是偏见吗?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真正接触了解的不同国家的人很少,上述偏见多来自流俗的人云亦云,要么因为接触有限个体而产生印象。
有一个基督徒,她对基督教信仰导致一种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优越感,经常给出武断的结论,结果让一些非基督徒的朋友感到伤害。一位非基督徒说,“我本来对基督教颇有好感,然而她以一己之力成功地让我彻底反感这个宗教。”
上面就是一个人的言语造成他人对一门无限内涵的宗教产生了狭隘且负面偏见的真实案例。
为了传播方便,人们也会高度概括一些宗教信息,比如基督教让大家承认自己都是罪人,而佛教宣讲世间都是苦。
这些观点如果全面理解,并不错,但如果以个人感受较真则同样会产生严重的偏见。比如有人说,我就受不了基督教牧师一见我就说我是个罪人,我哪里是个罪人,我犯什么罪了?另外也有人说,凭什么说人生是苦,我的人生到处充满阳光,快乐,和幸福,怎么能说人生是苦。。。
上面这些例子都是典型的因为片面孤立地看待一些被滥用的宗教观点,因为无法真正理解并且消化,从而产生误解和偏见。
03
—
掌握精髓
信仰基督教的人神话《圣经》,基督徒常引用的一句话,《圣经》是上帝口中吐出的话语。这句带有诗意的表达常常造成人们对经文的迷信。我对这句话的反驳是“宇宙是上帝的创造”。如果《圣经》帮助人认识上帝,那么这个宇宙,这个世界不是更能让人理解上帝吗?为什么只有出于《圣经》的才是神圣的而这个世界不是呢?为什么所有的辩论总要直接引用经文才能彰显自己的正确呢?
同样的道理,在佛教中不能只拘泥于自己熟悉的经文,自己熟悉的风格,从而认定佛教就是如此,而与此风格不同的则盲目否定。
无论基督教,还是佛教,学习的关键是理解背后的核心。虽然我们使用文字,但如果不能跳出文字,终究会被文字束缚甚至误导。
无论基督教还是佛教,都曾经强调过这一点,尤其是佛教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其实并非不需要文字,而是不被文字束缚,当然如何做到这一点是每个人都需要自己面对的难题。
为了真正掌握精髓,基督教方法是祷告并恳求被圣灵充满,而佛教则讲究修行和证悟。这些术语不仅非信徒难以理解,即使信徒也很少有人能解释清楚,所以它们大都成为人云亦云的口头禅。
人们需要的不是口头禅,而是直白的话语和切实有效的帮助,这样才能脱离言语的束缚,减少偏见,见到精髓。
04
—
慈悲与智慧
我虽然不能断定谭利奇的故事是否出自一部佛经,但可以看到这个故事中所传达的信息,里面所包含的慈悲和智慧。
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讲述谭利奇遭遇的一连串倒霉事件,如果你还没读过这个故事,链接(倒霉蛋谭利奇)。先是不小心丢失朋友的牛,好心帮人又伤了商人的马,更糟糕的是一个疏忽害死了一个婴儿,最后逃跑时又致死一位老人。这一串事件虽然巧合到了离奇的地步,但基本符合逻辑。从这里面也许可以看出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然而故事的精华并非前半部谭利奇的遭遇,而是后面国王的判决。按照常人心理,谭利奇造成四个人的损失,特别是后两个事件,分别是一老一小两条人命,他无论如何都应该接受惩罚,付出代价。
然而国王的判决却出人意料,谭利奇非但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还被无罪释放。当然国王的处理方法非常智慧,如果他直接宣布谭利奇无罪,自然会遭受四位原告的不满,国王巧妙指出前两个案子中原告本身的过失,如果惩罚被告,原告也要被罚,而这种惩罚不可能给原告带来任何利益,所以他们只好撤诉。后两个案子更有意思,特别是最后一个,原告并没有什么过失,但国王提出的表面合理的赔偿计划则让原告感觉损失更大,所以也只好撤诉。
分析四个案件,谭利奇都没有伤害他人的心思,按照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的原则,这样的判决并没有错。
然而那四个人遭受的伤害是真实的,那份伤害应该如何补偿呢?我们不要忘记,谭利奇是个一贫如洗的人,这时给他的任何经济惩罚都超出他的支付能力,把他放掉确实是个仁慈的决定。
至于后面两条命案,这样轻轻一笔勾销让人感觉有些儿戏,但设身处地思考,伤害已经造成,惩罚谭利奇除了消解原告的仇恨之外,对原告并没有任何益处,如果国王要求原告慈悲为怀,饶了谭利奇,原告未必答应,因为心中恨意还在,但国王提出的补救方案令人哭笑不得,甚至让读者忍俊不禁,这仇恨只好一笔勾销了。
后面这段故事虽然表面轻松滑稽,其实内涵丰富。它直指生死的虚幻,还有人的分别心。佛教常说,要看天下老人都如同自己的父母,天下的孩童都如同自己的子嗣,这叫平等心。但话说说可以,怎么做呢?那个地主可以把谭利奇接回去当自己的亲爹一样供养吗?那个酒保可以答应让谭利奇和自己的妻子为自己再生一个儿子吗?当然不可以,不过要慢慢品,这个中的滋味。
总之从国王处理这四个案件之中,让我看到一种慈悲和一种智慧,一种如同耶稣在圣殿赦免行淫女子时表现的无限慈悲,一种用“把凯撒的东西还给凯撒,把上帝的东西还给上帝”来回答法利赛人布下的圈套问题时所表现的超凡智慧。正是因为这种慈悲和智慧,让我相信,谭利奇的故事是一个真正的佛经故事。
推荐阅读: